轻量化智能装备破解高空压接难题压接合格率实现100%,南疆输电线路多跨越昆仑山脉、帕米尔高原等复杂地形,传统人工压接设备重达790kg,运输难、高空操作风险高,且压接质量依赖经验,合格率波动大。针对这一痛点,项目团队创新采用“结构-性能-质量”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,融合运动伺服控制、全闭环Fuzzy-PID控制、红外距离感知及防粘涂层等技术,成功研制出集成切剥、压接、脱模功能的轻量化自动压接设备,总重仅240kg,较传统设备减重70%,大幅提升高原、沙漠地区的携行与操作可行性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设备与云端诊断系统实时交互,形成高空智能压接诊断一体化装备系统——压接过程中,设备实时上传力位数据至云端,结合动态优化工艺参数与故障诊断算法,实现单支金具压接与质量自检同步完成,耗时小于20分钟,压接质量合格率达100%。目前,该装备已在喀什地区“疆电外送”骨干通道建设中规模化应用,为输电工程高效施工提供了核心保障。
X射线+AI赋能缺陷精准检测识别准确率超95%。南疆强风沙、高温差环境易导致金具出现隐蔽性缺陷,传统人工登塔检测不仅效率低(单支金具需3-4小时),还面临高空作业风险。项目团队创新融合X射线无损成像与智能感知技术,研发出可搭载于无人机及线上机器人的轻量化检测系统,彻底改变传统检测模式。
该系统具备两大核心优势:一方面,通过多自由度调节与自适应定位技术,支持750kV以下各电压等级线路带电检测,单支金具检测时间缩短至10-15分钟,现场作业人员仅需3人,风险显著降低;另一方面,构建涵盖12大类典型缺陷的X射线图谱库,结合深度学习算法,实现缺陷像素级分割与精准分类,识别准确率超95%。针对南疆特殊气候,系统还融入沙尘侵蚀与温差疲劳效应模型,建立缺陷严重程度分级体系,可定量预测缺陷对金具承载能力的影响,为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在750kV线路示范应用中,该系统累计检测耐张线夹超3521支,精准识别防滑槽漏压、压接不到位等缺陷117处,成像分辨率达0.05mm,有效解决了多分裂导线、均压环遮挡带来的检测盲区问题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平台具备自我进化能力——新增缺陷数据会自动回传至图谱库,持续优化AI识别模型与仿真计算模型,随着应用频次增加,诊断精度不断提升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弱信号区域,平台还支持离线-在线协同操作,确保运维响应不中断。目前,该平台已覆盖喀什地区超2000公里输电线路,指导处理缺陷480余处,运维成本降低35%,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,实现了金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。
中国工程院邱爱慈教授等专家评价,该成果填补了极端环境下输电金具智能诊断领域空白,为我国西部新能源基地电力安全外送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,对推动“双碳”目标落地具有重要意义。(朱永宁)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。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。 日前,开卷公布了202...
2020-03-23 17:0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当地时间21日,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、原奥运相远藤利明,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(...
2020-03-23 17:05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,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,随着专机带来...
2020-03-23 17:08开年以来,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,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。据“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”统计,今年2月,电视剧日户均观...
2020-03-24 09:09编者按:在战“疫”报道第一线,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。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,运用短视频、Vlog、慢直播等...
2020-03-24 09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