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调研把脉问诊,精准对接乡村需求
8月12日起,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三岔口村、马营村、大所村、燕家沟村和引驾沟村,与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在马营村黄桃种植基地,队员们详细记录了果树杂草治理、成熟期调控、地形气候限制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需求;在康源食用菌种植基地,大家不仅亲身体验挖渠劳作,更通过访谈了解到农业创业面临的资金、技术和市场风险。
"各位书记都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,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帮助到工农街道。"队长王梦艺在实践日志中写道。这种期盼转化为沉甸甸的责任,激励着队员们白天走访调研,晚上挑灯夜战,整理资料、研讨方案,常常工作到深夜。
科技赋能产业振兴,智慧献策发展难题
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针对各村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了系列建议。在食用菌种植方面,队员们建议引入智能湿度控制系统,解决大棚环境调控难题;针对黄桃产业,提出了差异化品种布局、错峰上市的策略;结合城郊区位优势,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意方案。
"村里面很热情,也很有耐心地听我们的问题。"队员赵淑璇表示,"在会议中,村主任很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,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。"这种双向交流让大学生们既了解了基层实际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思路。
真情体验农耕艰辛,深切感悟三农情怀
实践中最让队员们难忘的是亲身参与农业劳动的体验。在菌菇大棚挖排水渠,土地"有的地方干的开裂,有的地方非常湿粘";在燕家沟村帮助农户采摘辣椒;在引驾沟村品尝亲手采摘的油桃中蟠15和毛桃中蟠17...这些体验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"农业不好干"的现实困境,也更加理解"把钱砸地里听不见响声"的创业艰辛。
"种地真的很难,有的地方很潮湿,踩了一鞋的泥,感觉干完出来长高好多。"侯芮祎在日志中的感慨,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。正是这种切身体验,让大学生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青春力量接续奋斗,乡村振兴薪火相传
实践期间,队员们还开展了三农知识宣讲活动,为当地小朋友讲解农业知识,传播爱国情怀;与村民同吃同劳动,建立深厚情谊;最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和规划方案,得到了各村负责人的高度认可。
"很充实""学到了很多东西""感到责任重大"...队员们在日志中频繁使用的这些词语,折射出实践活动的丰硕收获。正如队长王梦艺所说:"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发展尽一份青年的责任。"
这次实践活动是新时期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大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,既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,也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。他们的故事证明,当青春遇上乡村振兴,必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。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。 日前,开卷公布了202...
2020-03-23 17:0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当地时间21日,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、原奥运相远藤利明,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(...
2020-03-23 17:05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,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,随着专机带来...
2020-03-23 17:08开年以来,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,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。据“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”统计,今年2月,电视剧日户均观...
2020-03-24 09:09编者按:在战“疫”报道第一线,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。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,运用短视频、Vlog、慢直播等...
2020-03-24 09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