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三位“红土地上的摆渡人”,用岁月沉淀的坚守与智慧,托举起一片土地的记忆与希望。而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“红途铸魂,薪火兴邦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青年学子,在与他们的相遇中完成着一场深刻的蜕变——从红色故事的倾听者,成长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,他们共同书写着一场跨越代际的“接力答卷”。
军功章映初心 老党员传薪火
“1964年的雨,比今年的大得多。”谢世超伸出布满老茧的手,比划着当年行军时的干粮桶。这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,至今记得在福州军区当电话兵时,绳子磨破手掌仍坚持爬电杆的夜晚。“既然来当兵,再苦也要忍。对面是敌人,不忍耐就会被打败。”实践队员们围坐在老人身边,听他讲述连续五年获评“五好战士”的荣光,看他小心翼翼展开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。那些布满褶皱的荣誉证书里,藏着“党员要在困难时先扛着”的朴素信念。
“谢爷爷爬电杆的故事,让我们突然理解了黄公略将军‘让群众先撤’的抉择。”这份感动化作创作的冲动,队员们三访方石岭战斗遗址,将老人讲述的“战场纪律”融入剧本,创排红色情景剧《革命飞将军》。 从“听故事”到“演故事”,实践队员们完成了对红色基因的第一次接力——让历史不再是史料里的文字,而成为可感可学的精神力量。
(图为老党员谢世超正在整理荣誉证书 谢晶晶摄)
田埂上植学问 实干中筑根基
“乡村振兴不是写论文,而是要让字里行间长出稻穗来。”邓荣宗的这句话,被队员们写在调研笔记本的扉页上。这位从讲台走向田埂的历史学者,驻村两年间走遍贺堂村的12条山沟,裤脚的泥渍成了他最珍贵的“学术勋章”。
初到贺堂时,邓荣宗带着村民修复村史馆,村民送来的“红军用过的油灯”照片,让他意识到“最鲜活的史料在民间”。他教队员们把茶厂账本与苏区经济史料对照,在成本核算中读懂“红色金融”的当代价值;带着大家跟着茶农学采茶,在指尖嫩芽里体会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深意。
队员们撰写的调研报告里,藏着他的“调研三法”:脚要沾泥,才能摸到乡村的脉搏;耳要贴地,才能听见群众的心声;脑要转动,才能把学术变成方案。如今,村民们一遍遍翻看《贺堂村志》,对《贺堂,你好》宣传片赞不绝口,学术才真正从书斋走向田野,扎根在了田埂上。
(图为实践队员们采访江西理工大学驻贺堂村干部邓荣宗 张文沂摄)
炒茶锅蕴真味 攻坚路显担当
“杀青的温度不够,茶叶就会涩;干事的劲头不足,产业就难兴。”钟春林翻动着炒茶锅,翠绿的茶叶在高温中渐展清香。队员们跟着他学揉捻、炒茶,手掌被烫出红点也不吭声。
“钟厂长说,揉茶要顺着纹路,就像做乡村振兴要顺着规律。”队员们记得,前几年当他们提出用直播带货推广茶叶时,钟春林连夜清理出仓库当直播间,还把“方石岭战斗”编成部分脚本:“咱卖的不只是茶叶,是红土地的精气神。”
如今,春赐福生态茶厂的明信片上印着队员设计的红色图案,茶旅路线上游客既能采茶又能听红色故事。钟春林握着实践队员们的手说:“你们就像这炒茶的火,让贺堂的茶香飘得更远了。”从“学炒茶”到“助产业”,实践队员们在攻坚中读懂了“实干兴邦”的分量——担当不是豪言,而是把每件事做到位的韧劲。
(图为实践队员们在春赐福生态茶厂体验采摘茶叶 周文涛摄)
青春与土地对谈 传承共振兴同行
从红色原创情景剧到助农宣传片,从茶旅调研报告到文创产品,实践队员们的实践成果正在这片土地上生长。正如谢世超临别时紧握队员的手所说:“你们来,不是过客,是种子。”邓荣宗在给学校的信中也写道:“这些年轻人让我相信,红土地的未来,永远有青春的力量在奔涌。”
三位“摆渡人”用岁月的智慧为青年点亮了前行的灯,青年以创新的勇气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动能。这种双向奔赴,正是红土地上最动人的传承——它让历史活在当下,让未来连着根脉。当青春的身影继续行走在贺堂村的茶山间,他们已然成为新时代的“摆渡人”,在传承中创新,在实干中成长,让红色基因与振兴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。
作者/署名:胡馨文
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给人们的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影响。这其中也包括图书市场。 日前,开卷公布了202...
2020-03-23 17:0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当地时间21日,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副主席、原奥运相远藤利明,就挪威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(...
2020-03-23 17:05当地时间3月21日19时30分,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,随着专机带来...
2020-03-23 17:08开年以来,随着大众居家时间的增长,电视荧屏收视表现抢眼。据“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”统计,今年2月,电视剧日户均观...
2020-03-24 09:09编者按:在战“疫”报道第一线,活跃着一支新媒体的精兵劲旅。他们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,运用短视频、Vlog、慢直播等...
2020-03-24 09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