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经济 多聆听用户心跳
共享经济这场“飓风”又找到的新了落脚点,近日有高校推出共享厨房、共享宿舍,首都试水将自身资源对外开放,但开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一些隐患。
先是湖北大学共享厨房引发热议,据了解,共享厨房是一个大四学生利用学校食堂开办了一间共享厨房,只需提前预约,付10元钱,带上自己的食材,就能在共享厨房烹饪菜肴并品尝劳动成果。
随后是成都高校宣布以“高校+双创+旅游”的模式“联姻”,整合和利用区域各类闲置资源,在暑期对外开放41间作为共享宿舍。据了解,共享宿舍的程序上,与住旅馆或者宾馆一样。首先交交了100元作为押金,就可以领到一张校园一卡通,入住共享宿舍,而且入住时,需要刷身份证,而且一天仅需25元,首日免费。
对于上述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,高校开放资源对社会各方面都能带来积极影响。因为高校资源很丰富,能对外共享的不仅仅是宿舍以及食堂,还有图书馆、实验室的设备、会议室和教室等资源,如果这些资源能对外共享与开放,取得的社会效益将更大。而且,资源的共享也需要因地制宜,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。比如,在市区的高校,可以将食堂向社会人士开放,可以方便很多上班族解决就餐问题。在菜价方面,可以对学生和社会人士进行区别对待。
但是,如何兼顾高校资源开放的公益性与安全性?是共享经济不仅要把选题找好,更要把文章做好。在商业布局的同时,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,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。
继共享睡眠舱、共享雨伞、共享充电宝等共享模式之后,有高校学生推出共享厨房,某公交站台惊现共享马扎。日前,又有“共享健身房”出现在北京一小区内。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内,有空调、空气净化器、跑步机、电视等设备,扫码支付后即可进行健身。共享业态究竟能释放出多少可能性,引人遐想。
“逻辑可以让你从A走到B,但想象力可以让你走到任何地方。”不得不承认,那些共享模式“操盘手”具有强大的想象力,他们有相时而动的市场敏感,也有说干就干的行动力。一个个共享模式的破土而出,不仅让创业者行走在共享新业态的前沿,也丰富了共享模式的内涵,这正说明共享经济方兴未艾,前景广阔。
用户所需,就是共享的土壤。共享单车的出现,恰是瞄准了城市交通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;约一帮朋友唱歌越来越难,迷你KTV应运而生;对食堂饭菜不够满意,干脆来个共享厨房;嫌健身房太贵或太远,那就在家门口建造一个私人化的健身空间……一定程度上说,有需求就有市场,用户所想,就是创业者所向。紧扣市场脉动,聆听用户心跳,正是共享模式生机勃勃的根本原因。当一些人抱怨市场低迷、缺乏机遇的时候,不妨想一想转益多师;当有的人慨叹创意枯竭时,也许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“脑洞大开”?一个开放且有无限活力的市场经济,为所有人提供了展现才华和比拼创意的舞台。
共享模式的风生水起,吸引着资本大举进入,让不少资本把共享模式当成最能变现的风口。有投资团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决定投资某共享健身项目,并完成了打款,足可见共享模式的吸引力。资本流向固然是由市场决定的,但同时也要注意,比抢占地盘更重要的,是如何守住、守好地盘。在这方面,一些新兴共享模式显然尚未做到尽善尽美。比如,有的共享健身房名不副实,仅有一台跑步机,以至于有网友谑称“把跑步机搬到小区里,就是健身房吗”?而一些共享项目也因管理不当极其耗费资源,引发公众担忧和遗憾。凡此种种都提示人们,共享经济不仅要把选题找好,更要把文章做好。
把共享经济的文章做好,不能只是把共享当成噱头,只拿共享说事而缺少真诚。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,在商业布局的同时,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,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,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。而对相关部门来说,监管是共享业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,不容有失。以让“青少年想唱就唱”的迷你KTV为例,它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诉求,但也给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管理难题,比如,经营者是否应该取得相关许可?备案制管理让新业态飞速发展,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?回答好这些问题,是规范共享经济的题中之义。
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,共享经济遍地开花,一方面说明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活力和机遇,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要给新鲜事物以充分的成长空间。这同时也是一个完善市场机制、调整政策法规的机会,可以让随后出台的监管政策更加公平有效。对共享经济多一些包容,它们就会走得更从容。同时,包容不是纵容,依法依规监管好共享项目,让用户获得更舒适的体验,它们才能拥抱更加广阔的前景。高校现如今继续想办法平衡的重点问题。比如共享食堂难以控制的因素太多,其中重点就是卫生安全问题。共用的油、米、酱油、盐等,使用、存放都存在卫生隐患。使用过程如何保障安全问题?厨具使用后清洁、消毒是否达标?发生意外,谁来担责?这些不确定因素,都会制约共享厨房的推广、发展。共享宿舍也是如此,外来人士的增加,难免会夹杂一些不法分子,如何把控这方面的风险?
因此,高校开放资源不能着急,首先应将重点放在加强管理力度,以防止开放资源后给校园带来不安全因素,如此才高校资源开放才能最大化的取得社会效益。